B体育 - BSPORT - B体育官网-韩媒曝东亚杯观众冷清 4场仅6000余人到场 气候交通与关注度成主因

zrkjf 综合中心 2025-08-13 11 0

正在举行的东亚杯足球赛前4场比赛,现场观众总数仅6000余人,场均上座率不足1500人,这一数字与往届赛事相比大幅下滑,引发外界对赛事吸引力与组织工作的质疑,韩媒分析称,极端天气、交通不便以及本土关注度不足是导致观众稀少的主要原因。

赛事背景与数据对比

东亚杯作为东亚地区最高水平的足球赛事之一,历来吸引中日韩三国球迷关注,往届比赛中,即便受疫情影响采取空场或限流措施,场均观众仍能维持在5000人以上,而本届赛事恢复全面开放后,上座率不升反降,以首轮韩国队对阵中国香港的比赛为例,可容纳2万人的球场仅涌入1200余名观众,空座率超过90%,后续日本、中国等强队登场时,人数虽小幅上升,但始终未突破单场2000人的门槛。

韩国《足球周刊》指出,本届东亚杯的观众总数甚至不及同期举行的韩国K2联赛(次级联赛)单轮场均人数,这一反差令主办方颇感尴尬。

气候与交通的双重打击

7月的韩国正值梅雨季节,持续的暴雨与闷热天气成为劝退现场观众的首要因素,首尔、水原等赛地多次发布高温预警,部分比赛时段气温超过35摄氏度,湿度达80%以上,一位现场球迷坦言:“在露天看台坐90分钟就像蒸桑拿,即使免费送票也很难坚持。”

赛事场馆的交通配套也饱受诟病,以水原世界杯体育场为例,距离最近的地铁站需步行25分钟,且接驳巴士班次稀少,韩国网络社区中,不少球迷抱怨“往返耗时3小时,看球体验却像荒野求生”,相比之下,更多本地人选择通过电视或流媒体观赛,进一步稀释了现场人气。

国家队“二线阵容”削弱吸引力

本届赛事恰逢欧洲五大联赛休赛期,中日韩三强均未征召海外球员,转而以国内联赛球员或年轻梯队为主力,韩国队名单中仅有3人参加过卡塔尔世界杯,日本队更是全U23阵容出战,这种“练兵”性质的人员配置,直接降低了球迷的期待值。

韩国足球评论员金敏秀在节目中直言:“当球迷看不到孙兴慜、久保建英这样的球星时,他B体育 - BSPORT - B体育官网们自然不愿花钱买票。”中国男足同样派出以U23为班底的队伍,进一步削弱了中韩对决的传统热度,社交媒体上,有网友调侃称:“这届东亚杯连‘鸡肋’都算不上,充其量是‘鸡骨头’。”

商业合作与转播策略的争议

韩媒曝东亚杯观众冷清 4场仅6000余人到场 气候交通与关注度成主因

低上座率也折射出赛事商业开发的困境,由于缺乏顶级球星,本届东亚杯的赞助商数量较上届减少30%,场边广告牌多次出现“空白席位”,转播方面,韩国主流电视台MBC虽全程直播,但将部分场次安排在收费频道,导致收视率峰值不足5%。

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中国平台通过免费直播和短视频引流,单场线上观看人数突破200万,这种“冰火两重天”的现象引发韩媒反思,有专家建议,未来东亚杯应考虑集中赛程、降低票价,或引入娱乐元素以吸引家庭观众。

球迷文化与地域差异的影响

深层来看,观众冷清还反映出韩国足球市场的结构性矛盾,尽管K联赛俱乐部在首尔、全州等地的上座率稳居亚洲前列,但国家队比赛(尤其是非顶级赛事)长期依赖“明星效应”,釜山市民李在勋表示:“除非是世界杯预选赛,否则我们更愿意支持家乡球队。”

本届赛事分散在3个城市举行,导致球迷难以持续跟随,日本与中国的客队球迷也因签证和成本问题大幅减少,数据显示,4场比赛中国际球迷占比不足10%,远低于往届的30%。

未来展望:改革或势在必行

面对现实困境,东亚足联已开始讨论赛事改革方案,据内部人士透露,2026年东亚杯可能改为两年一届,并与东南亚锦标赛联动以提升影响力,另一种提议是固定主办城市,通过长期合作改善交通与配套设施。

韩媒曝东亚杯观众冷清 4场仅6000余人到场 气候交通与关注度成主因

韩国足协则计划启动“青少年免票计划”,试图培养下一代现场观众,但批评者指出,若比赛质量无法提升,此类措施仍是治标不治本。

本届东亚杯的冷清场面,暴露出区域性足球赛事在商业化、观赏性与组织细节上的多重挑战,当气候、交通等客观条件无法迅速改变时,如何通过赛制创新与球星号召力重燃球迷热情,将成为东亚足球必须面对的课题,而对于观众而言,或许只有当“家门口的赛事”真正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时,看台才会重新热闹起来。

评论